大年三十:
守岁:
又称守岁火、照岁等,其由来已久,是中国民间的年俗活动之一。守岁的民俗主要表现为除夕夜灯火通宵不灭,守岁谓之“燃灯照岁”,即大年夜遍燃灯烛,据说如此照过之后,就会使来年家中财富充实。
贴春联:
贴春联,又叫“春贴”、“门对”、“对联”,是过年时的一个重要活动。它一般对仗工整,文字中抒发着对新年的美好愿望。除了春联之外,家家户户还会贴窗花、年画以及福字,增加喜庆的节日气氛。
年夜饭:
年夜饭,又称年晚饭、团年饭、团圆饭等,特指年尾除夕(大年三十)的阖家聚餐。年夜饭一般丰富多彩,而且讲究许多寓意。由于南北方气候的差异,所以在饮食的选择上也差距较大。北方在除夕之时大多仍处于寒冬,所以食材相较南方较少,一般会选择吃饺子。相对于北方,南方的气温已经逐渐回暖,有的地方已经是一片绿意盎然,所以在食材的选择上也更加多样化。
放鞭炮:
放鞭炮是春节的传统习俗,在中国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寓意旺气通天,兴隆繁华。如今,放鞭炮已经不再是春节独有的庆祝活动,平日的结婚嫁娶、开业、升学等,只要是表达喜庆的活动,人们都习惯用放鞭炮来庆祝。
包饺子
过大年,吃饺子。这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事,尤其是北方地区,包饺子是逢年过节必备的传统习俗。
饺子的形状非常像元宝,在过年吃饺子,寓意非常美好,是预示新的一年招财进宝,财源滚滚,富贵吉庆。
大年初一:
拜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大年初二:
这一天嫁出门的闺女要带着女婿一起走娘家,带的礼物要是成双成对的。娘家不能全收下,待回夫家时,还要再捎回去一部分。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一些礼品和红包,分给娘家的小孩。
大年初三:
大年初三,早睡早起。据说初三晚上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所以一般人家都早早熄灯睡觉,以免骚乱了鼠辈,并在屋角洒落一些米粒、糕饼,供老鼠食用,称为“老鼠分钱”,表示和老鼠共享一年的丰收。
大年初四:
接五路:
接五路,本指接五路行神,后来演变成接五路财神。旧时商家春节休假后,一般都在初四晚上接请五路财神,初五开市,以图吉利。
吃折罗:
全家一起吃折罗。全家人要在一起吃折罗,打扫年货,并要到院中准备“扔穷”。大年初四全家在一起吃折罗,所谓折罗,就是把几天剩下的饭菜合在一起的大杂烩。
大年初五:
接财神:
我国民间传说,正月初五这天为“财神生日”,我国南方在这天祭财神。按照旧俗,春节期间大小店铺从大年初一起就关张了,而到了正月初五这天,家家又都重新开张了。
大年初六:
送穷:
大年初六这一天是人们求顺利扔穷鬼的日子,也就是“送穷”,这一天,要把春节家中积存的垃圾扔出去,谓之送穷鬼,门上的挂笺也可摘下来同时扔出去,叫做送穷神。
大年初七:
吃七宝羹:
芥菜、厚合、芹菜、蒜、春菜、韭菜、芥兰等,其中芹菜取谐音新,春菜取春,蒜意寓着发,菜指财,合起来就是新春发财的意思。
中国的年俗活动由来已久,春节的每一天都有不同的年俗,这些活动寓意着人们对来年的美好期盼和祝愿。
以上就是关于中国年俗的介绍了,相信小朋友们对年俗活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会对大家的中文学习有所帮助。
英国普利茅斯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 拥有8年汉语识字,中国经典词语、汉语拼音等中文启蒙和国际中文在线教学经验,精通中文和英语,曾在海外担任K12教育体系教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