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才女是如何养成的?浅谈古代女子的教育路径
众所周知,古代亦有许多或是文化水平超群、或是政治手腕高明、或是极具商业头脑的女性,比如四大才女——卓文君、蔡文姬、上官婉儿、李清照。只不过那时候几乎没有男女平权的概念,庆祝“国际妇女节”也是从1924年才开始,在此之前女子教育往往不受重视。那么,这些才女是如何学到这么多知识的呢?古代女子是怎么培养的?
古代女子有别样的求学路径
虽然古代女子大多养在深闺之中,但父母依然很重视女儿们的教育,尤其是书香门第和达官贵人们,都会想方设法给孩子创造教育环境。
求学路径一: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是女教的起步。对古代女子而言,母亲往往是自己的第一任老师。唐朝的女子教育书籍《女论语》就有写道:训诲之权,实专于母。母亲教授生活常识,父亲就负责孩子的启蒙教育。像是才女班昭,就得益于其父班彪和兄长班固的教诲;蔡文姬则受教于其父蔡邕,李清照也是受教于父亲李格非。
除了父母教育,有钱人家还会给女儿聘请家庭教师。古代很流行「姆教」,这个“姆”也就是家庭女教师。而家教老师的选择,也是有一定标准的:
- 女老师不光要有较高的道德水平,年龄还要在50岁以上,不能有改嫁的经历;
- 男老师则大多是成熟稳重、知识丰富的老学究。
比如《知否》里面盛家私塾请的家教老师——庄学究,就是一位名声在外的老儒生。
求学路径二:宫廷教育
古代宫廷历来有对宗室女子授予各方面教育的传统。汉朝时期,送入宫廷的嫔妃除了要接受道德品行教育,还要上音乐课、舞蹈课,学习女工,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时至唐代,女子地位提高,社会开放,宫廷女子教育就更为盛行了。女子们除了要读经、史、子、集,还要学习吟诗、书法,甚至要懂律法、算术等等。
宋代重文治,同样也大力推崇宫廷女子教育,宫中还设有专门的教育机构。仁宗皇帝曾设“司籍”职位,总管“经籍教学、纸笔几案之类”;徽宗又设“司教”,主要传授宫人文化知识。这套宫廷女子教育体系,一直延续到了传统社会结束。
求学路径三: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类似女塾,以教授书本知识为主;另一类则类似教坊,以传授职业技能为主。
女子学校教育最早出现在明末,特立独行的文学“狂人”李贽就曾公开招收女弟子;清朝以后,女塾开始在全国推广。随着知识女性群体逐渐壮大,清代还出现了文学团体,比如清朝女诗人张清溪创办的「清溪吟社」。
古代还有一种特殊的女子教育学校,比如唐宋时期的教坊。教坊专门教授女子音乐、舞蹈、杂技等技能,学员学成之后就可以从事官方的演艺事业。宋代的教坊甚至培养出了“女团”,被称为“女弟子队”,比较出名的有“菩萨蛮队”、“感化乐队”、“抛球乐队”、“采莲队”等等。虽然名字听着有些土,但这些可都是当时顶级的时尚团体。
古代“女学”的另类教材
古代女子不仅所受教育模式领异标新,就连使用的教材都自成一套。那具体都教一些什么内容呢?
首先是道德教育,配以《女论语》、《女孝经》、《女诫》、《烈女传》等女教的教材,教授“三从四德”的概念,当然这其中不少观念已不适用于现代。明代贺钦在《医闾集·言行录》中记载了家庭女子教育的十二条规则,其中将“安详恭谨”这一女德放在首位。
其次是文化教育,让女子们学习文史知识。比如士大夫家里的女儿要读大量的文史著作,还要学会写文章,唐宋时期的众多女诗人,就是这样培养起来的。《红楼梦》里也有此类教育的体现,比如林黛玉和薛宝钗的文学创作能力就丝毫不逊于男子,菊花赋诗、海棠结社、怡红行令、潇湘论文的情景也十分热闹。
除此以外,古代女子还要学习一些生活软技能。女教书籍中,有教女子树立正确婚恋观的内容,告诉女孩子如何选取一个德才兼备的男子;还有婚姻的普法教育;甚至有关于胎教的方法,也就是教女子如何在未来做一个合格的母亲……
可见,古代女子的学习内容非常广泛,也讲究全面发展,既要有德育,也要有文化教育和技能教育。即便有许多陈旧、封建的内容,但仍有一些教育思路如:重视家庭教育、重视文史知识教化、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等,在现代教育中被认可、沿用。
不过很多闺秀诗人、画家,即使小有成就,也都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而被无情埋没,能够展露才华的屈指可数。因此在学习中文的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也是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悟空教育内容创作团队致力于为全球3-18岁青少儿提供高质量、定制化、有价值的干货内容,为全球父母提供最前沿、最创新、有深度的教育资讯,让海外家庭在语言学习的路上不再孤单。
Comments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