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豪放派诗人跌宕起伏的一生
苏轼一生历尽人间沧桑磨砺,然而他的文学创作却洋溢着豁达乐观的精神风貌。面对屡遭贬谪的命运挫折,究竟是何种力量使得苏轼笔下的诗词展现出如此壮阔开朗的情怀?为何他能在人生最低谷的状态下,依然创造出一种超脱世俗、悠然自得的生活意境?悟空中文带你走进这位豪放派诗人跌宕起伏的一生,从苏轼那里找寻积极的人生精神和智慧启示。
一、了解伟大的诗人苏轼
1. 苏轼的简介
苏轼,眉州眉山人,北宋时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艺术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铁冠道人。嘉佑二年进士,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兼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礼部尚书。南宋理学方炽时,加赐谥号文忠,复追赠太师,葬于中国平顶山市三苏坟。有《东坡先生大全集》及《东坡乐府》词集传世。
2. 苏轼的家世
苏轼出生于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家庭,其家族原籍赵郡,苏轼祖父苏序,祖母史氏,父苏洵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母亲程氏出自眉山当地一个颇具名望的富庶之家。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乙卯时,苏轼生于眉州眉山。其父亲将他命名“轼”,意为车前的扶手,取其默默无闻却扶危救困,不可或缺之意。苏轼有一个弟弟苏辙,小他两岁,两兄弟从小到大一同读书习字,游玩山水,后来也不负父母宗族期望,同年参加科考,一同高中进士。
苏轼年幼时父亲苏洵出游在外,极少归家,母亲程氏将其兄弟二人养大,并教他们读书习字、辨明是非,《宋史·苏轼传》记载:苏轼的母亲程氏,在读东汉《范滂传》时,大为感叹,并要求他们兄弟二人以范滂为榜样。
苏轼的家庭环境对他的成长和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从小天资聪颖,待人谦逊有礼,对诗词歌赋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父母对苏轼的教育方式注重实践和思想道德教育,这对苏轼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苏轼的生平经历
1. 进京应试,名动京城
嘉祐元年,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科举考试。苏洵带着二十一岁的苏轼、十九岁的苏辙,从偏僻的蜀地出发,沿江东下行,于次年进京考试。苏轼不负众望,当即获得主考官欧阳修与梅尧臣的赏识。苏轼在文中写道:“皋陶为士,将杀人。皋陶曰杀之三,尧曰宥之三。”欧阳修不知此句出处,便将他从第一降至第二。也有民间说法是因欧阳修看了苏轼的卷子,误以为是自己的徒弟所作,为了避嫌,所以把苏轼放到了第二名。放榜后,苏轼谒谢,梅尧臣问苏轼此句出处,苏轼回答是《三国志·孔融传》注,欧阳修回去查,没查到。苏轼便说他是取孔融“想当然”之意。欧阳修不禁对苏轼的豪迈极为欣赏,高度评价苏轼道:“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在欧阳修的一再称赞下,苏轼一时名动京都,每有诗作,都必引得天下文人争先品读。
2. 自请出京,乌台诗案
宋神宗熙宁四年,苏轼上书大谈新法的弊病,言辞间十分犀利,此举与王安石的治国理念大相径庭,使得王安石颇感愤慨,于是让御史谢景在神宗面前陈列苏轼的种种过失。苏轼不满于官场阴暗,更是觉得党争复杂,深觉自己满腔热血无用武之地,宁愿忍受奔波劳苦,去偏远之地为人民办实事,也不想在京城的富贵窝中看人眼色曲意逢迎,便自请出京任职。最终被授为杭州通判。熙宁七年秋,苏轼调往密州任知州。
丰二年四月,苏轼调任湖州知州。上任后,他例行公事的给宋神宗写了一封《湖州谢上表》,本无甚不妥,但坏就坏在苏轼是诗人,笔下文字常带感情,即使是官样文章,也忘不了加上点个人色彩。写到自己“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这些话被本就与苏轼不睦的新党看到,更是不留余地的抨击苏轼,说他“愚弄朝廷,妄自尊大”、“衔怨怀怒”、“指斥乘舆”、“包藏祸心”,又借此文章来讽刺朝廷,莽撞无礼,不守为人臣子的本分,对皇帝不忠不敬,有冒犯之心不满之意,如此大罪可谓死有余辜。不仅如此,他们还从苏轼的大量诗作中挑出他们认为隐含讥讽之意的句子,一时之间,朝廷内一片倒苏之声。七月二十八日,上任才三个月的苏轼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师,受牵连者达数十人。这就是北宋史上著名的“乌台诗案”
毫无疑问,乌台诗案是苏轼一生中巨大的转折点。在新党不遗余力地想落实苏轼罪名的同时,救苏活动也在朝野中马不停蹄的开展。不仅与苏轼政见一致的朝臣纷纷上书,就连往日与苏轼不睦的官员也劝谏宋神宗不要取苏轼性命。连当时退休金陵的新政领头人王安石,也上书说:“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在众朝臣的共同努力下,这场诗案就因王安石“一言而决”,得以从轻发落。最终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并要求“本州安置”,受当地官员监视。苏轼下狱共一百零三日,险遭杀身之祸。
3. 东山再起,再任杭州
元祐四年,苏轼任龙图阁学士、知杭州。这是苏轼第二次到杭州做官,期间杭州大旱,饥荒瘟疫一并发生。苏轼给朝廷上书,并拿出自己的积蓄开设病坊,救活了很多人。任职期间,苏轼还大修水利工程,把用以容纳钱塘江潮水的茅山河与容纳西湖水的盐桥河疏以通航。再建堤堰闸门,使杭州免受水灾之患。吴地百姓以种菱为生,春天除草,苏轼就雇人在西湖种菱,是以水草不再生长。种菱的收入备作以后修缮西湖的费用,取救济荒灾剩余的一万缗钱、万石粮食;申请得到的一百张僧人度牒用来雇募民工。长堤修成之后,在堤上种植芙蓉、杨柳,望去好像画中仙境,杭州人把长堤命名为苏公堤。
4. 流落儋州,身逝常州
元祐六年,苏轼又被召回朝拟任吏部尚书,还没到任,又因为弟弟苏辙任尚书右丞,苏轼改任翰林承旨。同年八月,苏轼又因为政见不合,再次请求出任地方官,于是以龙图阁学士出知颍州。元祐八年,苏轼任定州知州。是年高太后去世,哲宗执政,新党再度执政。绍圣元年苏轼贬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再次被贬至惠州。绍圣四年,六十二岁的苏轼被一叶孤舟送到了荒凉之地海南岛儋州。据说在宋朝,放逐海南是仅比满门抄斩罪轻一等的处罚,可半生漂泊的苏轼却把儋州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我本儋耳氏,寄生西蜀州”。
宋徽宗即位后,苏轼被调为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朝廷颁行大赦,苏轼复任朝奉郎。归京途中,苏轼于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在常州逝世,享年六十六岁。次年,其子苏过遵从父亲的遗嘱将其灵柩运至郏城县安葬。宋高宗即位后,追赠苏轼为太师;宋孝宗时,追谥“文忠。
三、苏轼和东坡肉
苏轼被贬至黄州后,开启了他的田园生活。不仅种植庄稼饲养牲畜,更是发明了许多独到的烹饪方法。但由于黄州的物产水平有限,苏轼主要使用的是价格比较低廉的猪肉。他利用自己的烹饪技巧,将猪肉烹饪成美味佳肴,这道菜也因其独特的风味而广受欢迎。
苏轼将自己的烹饪过程整理成册创作了《食猪肉诗》,这是后世研究东坡肉起源的重要文献资料。《食猪肉诗》中提到的烹饪方法其实就是红烧猪肉,这种烹饪手法后来在黄州流行开来,并逐渐传播至整个江南地区。有着苏轼名气的加持,以及他在黄州期间的田园生活和他对美食的热爱,这道东坡肉很快就成为了江南地区的著名菜肴。 东坡肉不仅是苏轼个人的成就体现,也是他对民众的爱心和关怀的象征
四、苏轼的影响
苏轼在文学上有极高的才华,其文、诗、词、赋皆有成就,且在书法绘画造诣也极高,可谓是中国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全才。
- 文学影响:苏轼的文学作品毫无保留的展现了他对社会的看法与人生的思考,始终把批评现实社会作为诗词的重要主题,值得欣赏的是,苏轼对于社会的批评不止于新政,也不局限于当下,而是对封建社会长久以来的弊端提出批判。父母的教育使得苏轼的目光不局限于眼前的苟且,苦中作乐的苏轼的常态,再崎岖蜿蜒的道路也被苏轼旷达乐观的胸襟一一化解,最终成为流传千古供后人吟诵的千古绝句。
- 艺术影响: 苏轼在书法上也有极高的成就,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他曾自称:“我书造意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存世作品有《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和《祭黄几道文》等帖。苏轼擅画墨竹,更重神似而非形似,其作品有《枯木怪石图卷》《潇湘竹石图卷》等。
常见问题
1. 历史上对苏轼都有哪些真实评价?
胡适评价苏轼的文学如瑞雪山水般吊人耳目,诗词风格柔和明艳却不失豪放,充满哲理和教育的力量。就连苏轼曾经的政敌欧阳修也曾说苏轼不仅仅是一个文学家,而是一个诗人、书法家、艺术家,乃至哲学家和文论家。他是宋朝文学艺术中永恒灿烂的异彩。
2. 关于苏轼还有哪些有趣的轶事典故?
相传苏轼一次与王安石同行,偶然遇见一处房子的根基已经松动,一面墙向东倾斜。王安石出上句以戏苏轼:“此墙东坡斜矣!”苏轼仰头大笑,即刻吟对出下联反讥王安石:“是置安石过也!”嵌名为巧,双关尤妙。
总结
本文为大家介绍了苏轼的家世、生平、影响以及他和东坡肉的故事。苏轼一生三起三落,年少时期踌躇满志的他估计从未料到等待着他的将是怎样曲折的人生。数次贬谪,他一生奔波潦倒,这些都体现在他的诗句当中。可他待人亲善,虽满腹学识却肯放下身段融入到平民百姓的生活之中。有人说李白似天仙,苏轼如地仙。苏轼就像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他总是豁达、有趣的代表,他的笔可以作下千古绝句,也可以用来记录自己如何用低廉的价格烹调出美味的食物。结庐南山,他把清贫当作世外桃源,随遇而安,小小几枚荔枝就能治愈生活的苦。他就像一阵清风,从历史中走来,从未离去。 关注悟空中文,了解更多中国历史上伟大诗人,还可以点击下方领取免费试听课哦!
英国普利茅斯大学教育学硕士学位。 拥有8年汉语识字,中国经典词语、汉语拼音等中文启蒙和国际中文在线教学经验,精通中文和英语,曾在海外担任K12教育体系教师多年。
Comments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