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学中文,这些关于清明节的知识需要知道
在中国古代,清明本来很“单纯”,只是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用来指导农耕。
在清明节的前一两天,还有一个古代传统节日“寒食节”。
寒食节有着禁烟火、吃冷食、祭扫、踏青等风俗,旨在怀旧悼亡。
这两个节日在时间上能够无缝衔接,久而久之,寒食节不仅失去了姓名,习俗也被清明节全盘继承。
经过千百年来的沉淀,清明节包含了哪些习俗呢?让我们一起盘点一下~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扫墓的习俗始于周代,唐朝之后被纳入清明节,并延续至今。
清明节这几天,人们会去墓地祭祀,悼念祖先、烧纸上香,寄托哀思。
祭祀的场所通常都在郊外,于是古人就把扫墓和踏青结合起来,这样既可以缓解沉重的心情,又可以陶冶情操。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桃花初绽、柳叶裁新,大地都是一片生机勃勃的样子,正是出游的好时节。
清明插柳的习俗可以追溯到魏晋时期,《齐民要术》中说,“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
人们为了防止鬼魂邪气侵扰,必须禳灾、祓除、驱邪,其办法就是插柳于户,戴柳于首。
相传,春秋时期”鲁班”做木鸢,削竹为鹊,成而飞之,三日不下。这样一算,风筝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古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据说这样做可以把疾病灾难都带走。
他们对放风筝究竟有多痴迷呢?不仅白天放,晚上也放,给风筝挂上一串彩色的小灯笼,在漆黑的夜空中就多了一串闪烁的“神灯”。
秋千最早不叫秋千,而叫“千秋”。
秋千最初也不是两根绳子,而只有一根绳子,只能用手抓着绳子荡来荡去,后来才升级为我们现在看到的样子。
宋朝时,荡秋千被称为“半仙之戏”,深受女子的喜爱,闺阁女子会在大好春光里荡秋千,当时还把清明节称为秋千节。
一系列的运动项目结束之后,食物的补给也不能少。
把艾草的汁液与糯米粉拌匀揉和,做成一个个的团子,蒸熟之后就成了青团。
青团在江南一带是人气选手,有着青翠欲滴的颜色、软糯Q弹的口感,清明节期间更是餐桌上的“常驻嘉宾”。
另一道经典的清明小吃馓(sǎn)子,古时候叫做“寒具”,是一款油炸食品,口感十分酥脆。
只在做法上略微改动,就摆平了南北地区的口味差异,让不少食客都为之倾心。
在少数民族地区,馓子还延伸出了很多种类,维吾尔族、东乡族和纳西族以及宁夏回族的馓子最为有名。
在海外,很多华裔也会在清明节期间去往当地的寺庙,为自己的亲人祈福。
除了中国,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和地区也有类似清明的节日,比如叙利亚的“烈士节”、波兰的“亡人节”、墨西哥的“扫墓节”等。
2006年,清明节还被列为第一批国家非物质遗产。传统节日里凝聚着中华文化和精神,对于海外小朋友而言,多多了解传统习俗,才能更好地领略中文之美~
以上就是本期内容的分享了,如上所述,想要全面地了解中华文化,那么了解中华的传统习俗是必不可少的。对中华文化的了解是学中文的前提,家长们可以从一些趣味中华文化开始给孩子讲解,让孩子产生对中文学习的兴趣。
北京大学国际汉语教育专业硕士。一直专注于汉语教育行业,曾参与大型暑期项目并担任国际汉语教师7年。针对汉语学习方法与教学体系进行深入研究,广受全球学员一致好评。
评论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