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说古人存钱那些事:古代没有银行,人们想存钱该怎么办?
古人怎么存钱?可不像现代人直接拿出银行卡一刷:“滴!您的银行账户已到账xxx元……”古人对金钱的重视程度完全不亚于现代人,但古代又没有银行,不像我们身在移动支付时代,存款已经彻底变成银行卡里的数字,一眼就能看穿家底。古人为了存钱,会想出什么样的花招呢?
古人存钱经:纸币易贬值,铜币才是保值的神
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勤俭节约,古人对存钱的概念很早就有了。老祖先们深谙生财之大道——开源节流,但古人要怎么存钱才能最大化财富?进入正题之前,我们先来聊聊古人存钱的“钱”是如何诞生、演化的。
早在商朝时,人们就会使用贝壳作为媒介来交换商品。因为贝壳产自海洋,不易获得且坚韧耐磨,就成了“天选货币”。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用金属来制造货币,不过种类五花八门,有环钱、刀币、蚁鼻币、布币……各个朝代、地区使用的货币均有不同,因为谁也不服谁,所以流通难度极大。
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时,大手一挥,顺便把货币也统一了。秦国废除刀、布、贝等钱币,把园形方孔铜钱设为官方指定货币,以重量来命名,所以这时候的铜币也称为“秦半两”。虽然铜币的称呼经过多次修改,但圆形方孔的样式却引领了数千年的潮流,被历朝历代沿用。
北宋时期,在四川地区出现了新一代货币——纸币“交子”,也有人称之为“关子”、“会子”。轻盈易携带的纸币,本以为可以占据半壁江山,只可惜南宋时期纸币发行过量,引发通货膨胀,导致纸币大幅贬值。
元朝时期也发行过纸币,最初一度严格规定纸币的发行量,但耐不住后期四处征战导致兜里没钱,只能大量印钞……明清也有过纸币的发行经历,最终都没能控制住发行量,自此纸币的地位一落千丈。古人们开始明白存钱也要选对“理财产品”,铜币才是保值的神,于是又回到金属货币的怀抱。
古人存钱全靠“藏”,攒钱不易防偷更难
古人讲究“财不外露”,好不容易攒下来的钱当然不能大大咧咧地摆给人看。纸币不被大家看好,因此古人们存的钱一般是铜钱、银两等,值多少钱我们先不论,重是真的重!那这些“贵重的财富”,都是怎么被藏匿起来的呢?
普通百姓存款不多,就把铜钱用绳子串成串儿挂在房梁上,所以古时候的小偷才被称为“梁上君子”。小康家庭存款稍微多一些,存钱需求更大,为了便于储藏同时避免被偷,人们就发明了“存钱罐”。
最早的存钱罐叫做“缿”(xiàng),汉代时期又称为“扑满”。《西京杂记》这样写到:“扑满者,以土为器,以蓄钱,有入窍而无出窍,满则扑之。”可以看出,扑满跟如今的存钱罐功能相似,钱只能进不能出,急需用钱时就把它砸碎,不仅功能简单粗暴,还能抑制时刻想消费的心。
古代富人存钱花样多,挖地凿墙有一套
对拥有万贯家财的大户人家来说,扑满根本无法满足自己的存钱需求。为了防止被偷,富商财主们逐渐衍生出进阶版的藏钱方式。
最开始大家先在家里挖一个“钱窖”,再把装满钱币的罐子埋进去。为了让藏钱的地点更为隐蔽,财主们往往会把藏钱的地点选在茅房、猪圈下面,企图用化学攻击让盗贼知难而退。财大气粗的他们还会通过多层掩埋的方式来减小损失。先将装有大量钱财的坛子埋在最深处,接着用石板、砖块等铺一层隔层,然后再将相对少一些的钱放在这一层,钱财越多,钱窖的层数就越多。这样一来,就算“藏宝库”被发现,偷盗者也只会拿走最上层的钱。
久而久之,盗贼们都知道钱被藏在地底下了。为了跟盗贼斗智斗勇,古人逐渐把存钱玩出了新花样。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孔子的后裔将古籍藏到孔子故居墙壁夹层中才得以保存。大家便纷纷效仿,把钱藏在墙壁里,除非拆家,否则这笔钱永远也取不出来。
清朝时晋商还会直接把银子融了注进地板里,这操作,着实让人叹服!
古人存钱需求大,专业机构来帮忙
除了把钱藏在家里,古人们还会物色一些存钱机构,帮助自己解决存钱之忧。寺庙,就是最早的“非专业存钱机构”。隋唐时期,宗教开始传播,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向寺庙捐赠财物,导致寺庙拥有了一条完整的物资链。
这时寺庙便推出了“借贷”服务,向寺庙借钱/物无需抵押,纯靠个人信用。但因为寺庙的特殊性,借款人担心自己违约会受到谴责,反而形成了强有力的契约。渐渐地,寺庙的口碑和信任值都刷到了五星级,吸引到一大批富豪前来存款。
储蓄需求大量增加,一些专业的正式的存钱机构开始出现。在周朝,就有了政府财政金融机构“泉府”。《周礼 · 地官 · 泉府》中记载:“泉府掌以市之征布、敛市之不售、货之滞於民用者。”也就是说,泉府是办理赊贷业务的机构,不过并未完全成熟。
到了经济发达的唐朝,“柜坊”出现了,古人存钱有了靠谱的途径——这里有非常专业的钱币借贷和贵重物品存放业务,也就是现代银行的雏形。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日益活跃,商人们为了筹集资金,开始设立“票号”、“钱庄”一类的机构。同时还设定定期储蓄与活期储蓄,会返给储户一定的利息,逐渐跟现代银行看齐。
清末光绪年间,我国的第一家商业银行“中国通商银行”正式建立,也彻底拉开了中国金融史崭新的篇章。后来我们的存款存进银行变为一张存折,又化为一张银行卡,如今又浓缩进巴掌大的手机。草木一秋,人生一世,每一段历史都曾是一代人鲜活的时光。
总结
光是存钱这一件生活小事,便串联起几千年的人间烟火,古人存钱的这些趣事,是不是也打开了你对人文历史的求知欲呢?想要学习更多趣味传统文化知识,感受纯正中文线上课堂,就到悟空中文!
悟空教育内容创作团队致力于为全球3-18岁青少儿提供高质量、定制化、有价值的干货内容,为全球父母提供最前沿、最创新、有深度的教育资讯,让海外家庭在语言学习的路上不再孤单。
评论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