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悟空,我们会遇到各个年龄段的孩子,需要老师调整到不同的状态,改变自己的气场、语速和风格。像是我接触到的学生,既有三岁左右低龄段的孩子,也有十七八岁大龄段的孩子,那我的课堂就是完全不同的样子。
对于年龄比较小的孩子来说,如果老师在课堂上变着花样使用各种各样的玩偶、卡片和课堂游戏,用富有起伏变化的声调讲解,那他们的注意力就会被持续地吸引住,从而愿意跟着老师的思路走。
对于十六七岁的孩子,老师就不能“幼稚”了,而是要跟他们保持一个平等沟通的状态。此外,在我看来,除了讲解基础知识点外,老师还需要和他们更多地进行一些跨文化交流。
因为高阶段的课件,难度和深度都上升了几个层次,有些孩子的兴趣可能就没有那么浓厚了,所以老师可以给他们适当地补充一些中华文化背后的故事,结合政治、历史和文化进行讲解,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培养兴趣。
比如,我之前给一个孩子上G系列的课程时,讲到了四大名著。她并没有看过《西游记》,只能告诉我,她知道里面的主角叫悟空,但不知道具体的故事内容。
了解到孩子的情况后,我从《西游记》的故事梗概、作者吴承恩的生平先给孩子铺垫了一下,让她有一定的兴趣,然后简要介绍了《西游记》创作时的历史背景,吴承恩是怎样写下这个故事的。
我平时有做视频剪辑的习惯,所以在那堂课后,我将《西游记》剧中比较经典的部分剪在了一起,展示孙悟空是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他都做过什么事。然后让孩子去联想,如果自己是孙悟空,站在孙悟空的角度去思考,自己会是什么样的心理感受。
这样的话,孩子多多少少都会对孙悟空这个角色产生一些共鸣,从而想要去了解这个故事。
其实,孩子在每一个学习阶段,都会有或大或小的进步。一开始,这个进步可能不会体现在他学会了多少生字、会说多长的句子这些方面,而是可能在某一天,你突然发现孩子愿意开口和你分享了,或者愿意去尝试做一些以前从不会做的事情了。
面对孩子的每一个细小进步,我都会十分详细地记录在阶段学习报告当中,同时反思自己最近这一段时间的教学有没有什么值得改进的地方、孩子的哪些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提升,以此规划设计下一阶段的教学。
其实,孩子在每一个学习阶段,都会有或大或小的进步。一开始,这个进步可能不会体现在他学会了多少生字、会说多长的句子这些方面,而是可能在某一天,你突然发现孩子愿意开口和你分享了,或者愿意去尝试做一些以前从不会做的事情了。
面对孩子的每一个细小进步,我都会十分详细地记录在阶段学习报告当中,同时反思自己最近这一段时间的教学有没有什么值得改进的地方、孩子的哪些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提升,以此规划设计下一阶段的教学。
从入职开始,我就不断地参与各种培训,考各种标签。一方面是为了在将来遇到不同的学生时,知道自己怎样才能上好这一堂课;另一方面是为了积累更多中文知识,提升自己。这个过程中,我收到了悟空各个老师的暖心帮助,也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东西。
在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处理的问题、将面临的情况是比较多的。像是自己可以怎样做、怎样提高工作效率的这些问题,我的组长和小组群里的老师,都会很耐心和热心地帮助我及时解决问题。
我们的小组有时会举行一些有奖问答活动或者茶话会,大家聚在一起沟通和反馈问题。只要是没有课的时候,我是一定会去参加的。在听到别的老师分享时,我经常会学到很多宝藏经验。
如果组里来了新老师,那他们的一些问题,我在刚入职的时候也可能遇到过,那我就可以像曾经老师们帮助我那样,去帮助他们,这种互相帮助扶持的感觉真的很温馨美好。
以上就是本期内容的分享了。想让孩子喜欢上学中文,老师要关注孩子的成长,及时给与他们鼓励,这也应了悟空中文“懂教育,爱孩子”的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