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图标 悟空教育博客

海外少儿在线学中文难吗?学会养成“中式思维”很重要

今天小悟空给大家介绍一下喜欢不断挑战自己的胡晓老师~

胡晓老师的本职工作是中文在线教育,但由于自身兴趣广泛,所以在上课之余也会不断学习其他领域的知识来开阔自己的视野。

在学习其他知识技能的同时,胡晓老师也在其中获得了一些中文教学上的灵感,一起来看看她的分享吧~

从性格上来说,我一直是个很爱走野路子的人。无论在哪个领域,都希望自己同时能做很多东西,而不是单线程工作。

所以大学毕业后的前两年,虽然我正职工作是在线教育,但是因为有一颗“狂放不羁”的心,我不断地逃离安全区,去探索和尝试各种新事物。比如,运营公众号、学视频剪辑、PS、动图制作、课件设计、写文章等等。

胡晓老师的业余爱好

来到悟空以后,也是因为一颗“不安分”的心,给孩子们教中文之外,我又去挑战了职能岗位,做得也还不错。

只不过后来我得知如果要继续在这条路上走,那可能就得放弃教学了。一想到要和已经跟了自己很久的学生告别,又觉得很心痛。那时候才发现:原来在所有的工作当中,我最享受的还是教学。

所以最后,我就一门心思扑在教学上了。

专注教学,并不妨碍我继续打破边界去探索新事物,因为这个过程经常会在不经意间给我的教学带来便利、思考,或者灵感。

最近,我在跟一个广东的学姐学粤语。学姐超级严格,她说既然想学,那每天都得上课。

于是我每天晚上10点半会跟着她学30分钟,足足坚持了两个月,没有一天休息。有时候忙碌了一天,只想葛优瘫。但一想到学姐正经的面孔,还是咬牙坚持。

胡晓老师

直到两个月以后,学姐说恭喜你毕业了,不用再跟着我学了。我突然才意识到,原来在学姐那种密集的教学中,我的语言思维已经慢慢形成,粤语能力也潜移默化地提升了很多。

其实这跟我们教中文是一个道理。规律、持续地学习和练习,更有助于孩子们形成相应的语言思维。我们可以和家长沟通,布置每日阅读20分钟的作业。这样每天都有中文在生活中的曝光,会比学一天休息几天更好。

除了粤语,我还在学python。原本以为它和我之前学Excel的思路是通的,很多公式应该也能套用。但当我真的学起来以后,才发现很多地方你不得不舍近求远。

比如说,excel求和是件很容易的事,但是你用编程来写,就要写好大一截,你不得不慢慢适应它。

就像我们教中文时,假如你问学生什么是犀牛,他马上就能回一句英文。因为讲英文对他们来说,是一条很近很方便的路。如果让他说中文来描述,他会觉得异常痛苦。

其实,只有当你用中文来解释,它才是中文的思维。虽然直接说英文就能懂,但是只有让孩子不断使用中文,来“舍近求远”,他的中文能力才会提高。

同理,我们遇到零基础的学生,也要尽可能地减少媒介语的使用。前期肯定会有痛苦感,会吐槽:一个英文单词就能让孩子明白的事儿,非要用大量的tpr手势来辅助。

但是当我们坚持一段时间,学生会慢慢因为我们的教学而建立起中文思维,这对未来的学习之路非常有帮助。

教学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孩子,有的配合度高,同时也会一些不太容易教的孩子,他们大致分为两种——“心有余而力不足”型,和“通过捣蛋来获得快乐”型。

对于第一种,一定要有耐心。因为孩子本身其实也很努力,只是他会慢一点,需要一段时间的积累,才能有一个质的进步。

这种时候,不仅要对孩子有足够的耐心和鼓励,也要及时跟家长和班主任沟通,降低他们的预期。不要把大人的焦虑感传递给孩子,给他们增添压力。

我遇到过一些比较着急的家长,看到孩子没跟上老师,就一直催他念。这时候孩子真的会皱起眉头,磕磕巴巴地跟读,那个样子是很让人心疼的。

我们一定要学会等,不要给他们带来进度的压力。

第二种孩子比较特殊。他们的快乐可能不是来源于学习,也不是来源于家长和老师的认同,而是通过捣乱来获得。这种孩子可能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在生活中、人际交往上也会表现出这样的特点。

遇到这种情况,其实我们要理解,孩子很小,他其实也不明白为什么别的小朋友能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快乐,而我必须要干些坏事让老师来批评我,我才开心。

对于这类孩子,我会在一开始配合他。比如说他画了一堆乱七八糟的小恐龙,我就和他一起画,对他说你画得真好。

这样他会接收到一个信息:这个老师不是外人,能陪我捣乱的,没有一直批评我。一旦孩子觉得你和他是朋友了,那他可能就会换一个思路,不会总是想来捣蛋。

其实大人和小孩都一样,都需要别人来理解和共情。捣蛋的行为背后,总是藏着一些需要人去看见、理解的原因。不要着急批评孩子,先试试和他玩在一起,再看看能发生什么吧!

以上就是胡晓老师关于教学经验的分享啦。

对于中文教学老师而言,教学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根据不同孩子的自身状况对教学方式进行调整,也是每一个中文老师应该反思的。

退出移动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