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学习中文课程,给孩子“磨耳朵”很重要
“磨耳朵”是指让孩子通过听力素材的积累,磨音、韵律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感。海外儿童在中文学习的时候,反复进行听力训练,对于孩子的语言开发甚至是智力开发都极有好处。
当然,“磨耳朵”并不是给孩子买一大堆孩子听不懂的听力资源,除了有足够的输入量,还必须保证孩子们对于这些资源的理解
这一期,小悟空就给大家破解“磨耳朵”的正确打开方式!

视听结合、边听边看
“磨耳朵”并不是只听不看。如果小朋友们光听不看,很难理解其中的含义,当然也达不到效果。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绘本、图片等来帮助孩子去理解这些内容。
比如对于一些简单名词像小动物、水果等等,家长可以提前准备好这些东西的实物,听到时就拿出来给孩子看。
逐步培养孩子的中文思维。
手舞足蹈动起来
手舞足蹈就是通过身体的行为动作,来帮助孩子更形象地理解语言。比如说儿歌中经常听到“握握手”、“耸耸肩”等词汇,孩子听到时,家长们可以引导孩子一起将手脚动起来,这样对中文的理解也就加深了。
另一方面,家长还可以还孩子一起进行场景表演,比如有些儿歌会描述一些场景画面,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来模拟,听到什么就演出来。不仅加强了中文知识的理解,还家长了亲自关系。

在生活中规律地地“磨耳朵”
很多家长都知道“磨耳朵”对于中文的学习是有益的,但是却苦于无法坚持。不管什么事情,如果不坚持是没有好的效果的。所以有规律、持续地让孩子有听力输入,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让中文成为家庭生活中的一部分很有必要。
比如像早上起床后和晚上睡觉前的时间,都是让孩子“磨耳朵”的黄金时刻,家长们也一定要牢牢把握,将零碎系统的时间利用起来,进行规律性的听力输入。

以上就是本期的内容分享了,对于孩子的中文启蒙来说有很多种方法,但没有哪种方法可以忽略语言输入,所以家长们快带着孩子用正确的方法去“磨耳朵”吧!

悟空教育(WuKong Education),专注于为3-18岁全球青少儿提供在线教育解决方案,旗下拥有悟空中文、悟空国际数学、悟空英文ELA等学科产品。2016年创立至今,已成长为全球青少儿在线直播课的教育领导品牌,是全球家庭实现精英教育梦想的首选国际教育平台。
评论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