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春游不知道怎么玩?来看看各朝代古人春游方式!
时至深冬,总是让人更加期盼春光和煦的到来。踏青的文化传统由来已久,古时人们在春日外出游玩,赏景寻乐,比起现代人沉浸于数码世界的虚拟花海,或是千篇一律的春游玩法,古人春游则是诗意满满,趣味浓浓。
在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好时节,如果继续宅在家里,白居易都得批评你:“逢春不游乐,但恐是痴人。”
但问到春游能玩出什么花样?大家的回答无非是露营、野餐、放风筝……跟无聊的现代人相比,古人春游就有意思多了,今天我们就来向老祖宗取取经,看看各朝代古人春游的方式,找找今年开春的玩乐灵感!
一、春秋时期的古人春游:大型脱单现场
早在先秦时期,古人春游这一传统民俗活动就开始流行了。为了能光明正大出去玩耍,人们还专门为此设立了一个节日——上巳节,和现在的清明节就隔了几天。当时,就连孔子都是春游爱好者。
曾点在《论语·先进》中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孔子对此十分赞赏。脱下厚重衣服,穿上舒适春衣,约上三五好友,先去沂水里洗个澡,再去舞雩台吹吹风,然后一路唱着歌回家,这样的生活谁不想拥有?
而且单身的朋友内心早已将上巳节奉为“节中之神”——因为单身男女在这一天可以抛下繁文缛节自由恋爱!因此上巳节也被称为“古代中国情人节”。
《郑风·出其东门》就描述过古人春游时一个郑国男子的经历:“出其东门,有女如云。”出了城东门之后,抬眼望去全是美女,真是期待来一场“爱的邂逅”。
当时郑国青年为了给自己找个对象,都会聚集到溱水、洧水旁,现场人山人海,宛如大型相亲现场。
《诗经》曾说:“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如果现场的小伙看上哪家姑娘,就送一支芍药给她,以此来表明心迹。不聊买房买车,不讲彩礼嫁妆,平平淡淡才是真,恋爱还是得跟古人学。
体验纯正的中文课堂,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就来悟空中文!
二、魏晋时期的古人春游:一大波“旅游博主”诞生
魏晋南北朝时期,古人春游的上巳节被固定在三月初三。当时的社会并不安稳,战争连年不断,仍然挡不住人们对春景的渴望,会吟诗作画,爱游山玩水的文人,就像如今的“旅游博主”。
王羲之就是当时的知名“旅游博主”之一,甚至还创造了一种新式古人春游的玩法——他在会稽山附近找了一条小溪,约上王公贵族沿水设宴,将酒杯放在水面上顺势漂流,漂到谁面前就归谁。这就是著名的“流觞曲水”,如今看来,还有点“古代自助式野餐”的意思。
竹林七贤也是古人中春游的忠实粉丝,不过他们的玩法就比较保守了,喜欢在竹林下聚会喝酒。《世说新语》就记载过:“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 肆意酣畅。”
被称为中国山水诗第一人的谢灵运,不仅喜欢四处郊游,还搞起了发明。《南史·谢灵运传》中就有过记载:谢灵运在郊游时,会穿一双前后都有齿钉且能随意拆除的木屐,上山时拆掉前齿,下山时拆掉后齿,木屐抓地能力大大提升,再也不用担心爬山费腿脚啦。后来,人们将其称为“谢公屐”。
三、唐朝时的古人春游:带薪出游的快乐
到了有钱有闲的唐朝,古人春游的高峰期分为三波,集中在上巳节、寒食节和清明节。这些节日都是唐朝的公共假期,如果你是唐玄宗时期的“公务员”,还能带薪出游!“春末巳来,每至假日……赐钱造食,任逐游赏。”朝廷不光给你放假,还给你发放旅游基金,实在是神仙工作!
耐不住长安的春天太美,普通百姓也纷纷加入踏青大军,古人春游正式成为一项全民活动。杜甫就在《丽人行》中记录过百姓集体春游的场景:“三月三日天气新,长安水边多丽人。”如果足够幸运,还能看见杨玉环姐妹骑马春游的场景。
唐朝人的吃货属性也在此刻暴露无遗,“曲江宴”就是在这会儿走红的。曲江宴本是唐代进士放榜后的庆功宴,因为这天恰好是上巳节,于是皇帝、王公大臣就可以一边欣赏曲江的美景,一边品尝美酒佳肴。
比起吃吃喝喝,女孩们更倾向于赏花。据《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当时的女子春游,都会叫上几个闺蜜,路上遇到漂亮的花,便解衣作帐(裙子里面还穿着裤子)就地野宴。
四、宋朝时的古人春游:玩法多样,新增体育竞技
周密在《武林旧事》中写过:“寒食祭先归松,清明踏青郊行。”由此可见,宋朝以后上巳节已经退出历史舞台,清明节成了古人春游的主场。宋朝人春游的阵仗非常大,在《春游晚归图》中,就描绘了一位老者踏青回府的场景。前后簇拥着10位侍从,有人搬椅子、有人挑担子、还有人牵着马匹……这个阵仗,几乎是把家都给搬出去了吧?
宋朝时的古人春游,除了赏花喝酒,还开辟了一条新的赛道——体育竞技。射柳算是当时最具代表性的体育项目。玩法也十分简单,比赛时将鸽子放在葫芦里,再将葫芦挂在柳树上,参赛者用弓射开葫芦让鸽子飞出,谁的鸽子飞得更高,谁就是赢家。而当时的女子钟情于荡秋千,由于秋千太过欢迎,清明节还得了个“秋千节”的别称。
现在小朋友们热衷的放风筝,也是宋朝时兴起的风俗。当时人们会在扫墓结束后,通过放风筝来消灾解难、赶走晦气。当风筝升空时,人们会剪断风筝线,以此来祈求好运。
五、清朝时的古人春游:融合民俗与雅趣,彰显社会风尚
清代,古人春游习俗在继承前朝传统的基础上更加丰富多彩,融入了更多的民俗活动和文人雅趣。春天一到,无论是宫廷还是民间,都会举行盛大的踏青活动。
清帝亲率宗室王公及百官,在皇家园林如颐和园、圆明园等地进行“躬耕籍田”的仪式,寓意祈求丰收,同时也借机欣赏春色,这成为了皇室独特的春游方式。而寻常百姓则会在清明时节举家出游,扫墓祭祖之余,也会选择在郊外野餐、放风筝或荡秋千,延续着宋朝以来的古人春游的传统。
随着清朝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周边的名胜古迹以及风景秀丽之地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如扬州瘦西湖、杭州西湖等地方,每逢春季,文人士大夫、商贾市民络绎不绝,诗词歌赋、书画品鉴等活动在此间盛行,形成了一种浓厚的文化旅游氛围。
至于饮食文化方面,清明节前后各地会流行制作各种应季美食,如青团、馓子等,既体现了时令特色,又丰富了春游时的舌尖体验。总体来说,清朝时期的古人春游已不仅仅是一种自然风光的观赏活动,更是涵盖了生活情趣、文化交流、亲情友情等多种社会功能,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多元面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写在最后
怎么样,看完各朝代古人春游的盛况,相信大家对中国文化有了更多了解,是不是觉得我们现代人的春游方式终究还是太保守了?传统习俗中的趣味故事还很多,小朋友们可以在学习中文的过程中慢慢了解。如果古人春游的有趣故事让你对中文学习产生了兴趣,不妨来试听一下悟空中文的课程吧!
北京大学国际汉语教育专业硕士。一直专注于汉语教育行业,曾参与大型暑期项目并担任国际汉语教师7年。针对汉语学习方法与教学体系进行深入研究,广受全球学员一致好评。
评论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