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图标 悟空教育博客

集艺术与智慧于一身的中国古建筑有多美?来看看祖先们的设计智慧

建筑是人类文化的结晶。某一时代,一个社会倾力去打造的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必然反映出这个文明当时最高的建筑科技和艺术水平

海外小朋友们学习中文的过程中,想要深入了解中国历史传统文化,古建筑就是一个再好不过的切入口。

不过在正式介绍中国古建筑之前,我们先请孩子和家长思考一个问题:欧洲人喜欢用石料筑房,而古时候的中国人却常用木材建造房屋。这是为什么呢?是什么因素造成了这种差异?

 

从文化的角度上来讲,欧洲国家古建筑多用石头,而中国古建筑多用木材,其实是因为东西方文明中对待“永恒”的概念不同

西方人认为永恒就是不变,因此用石头这样易于堆砌造型、又能抵抗风雨侵蚀的材料来建造建筑。但对于中国人来说,“永恒”意味着交替更迭,生生不息,意味着三生万物,绵延不断,是薪火相传的温暖,也是老树新枝的喜悦。

而最能体现这种更迭的材料就是树木。用干燥、温暖甚至还会散发出香味的木材搭建的房子,是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反之,石头在古人看来却是冰冷的、无生机的。

那么用木材建造的中国古建筑,有着怎样充满智慧的构成呢?

一、柱础

柱础,是古建筑里必不可少的结构。我们都知道,古代的房子要用柱子来支撑,而柱子也得有一个底座,于是“柱础”应运而生。

作为中国古建筑里必不可少的结构之一,柱础俗称“磉[sǎng]盘”或柱础石,它是承受屋柱压力的垫基石,凡是木架结构的房屋,可谓柱柱皆有,缺一不可。

古代中国人民为使落地屋柱不受潮湿腐烂,在柱脚上添上一块石墩,使柱脚与地坪隔离,起到绝对的防潮作用;同时,又能加强柱基的承压力。

图/江南杭州南宋临安城太庙遗址的柱础

南方湿润多雨,柱础比较高;北方干燥少雨,柱础也就低矮一些。踩着柱础这块“垫脚石”,柱子的腿脚才不容易被磕碰而损坏,也延长了使用寿命。

二、榫卯

没有钢筋混凝土,不大量使用坚固的石头,古时候的中国人要如何用木材建造起能抵御风霜雨雪、还能防止火灾和地震摧毁的房屋呢?

民间有句古话说:我们古代的房子都是“墙倒屋不塌”的。这得益于中国人了不起的建筑智慧:榫卯结构。

榫卯,中国古代建筑、家具和很多木制器具最重要的结构方式。木构件上凸出的榫头与凹进去的卯眼,简单地咬合,便将木构件结合在一起。由于连接构件的形态不同,因而衍生出千变万化的组合方式,也是这些建筑和家具不需要铁钉的秘密。

目前现代的很多框架结构中,也常常使用榫卯结构。可以说这是老祖宗为我们、为这个世界留下来的很重要的智慧结晶。

三、瓦当

瓦片的起源故事有很多,“瓦”字最早出现在《说文》里:“瓦,土器已烧之总名。象形也。”

因此,“瓦”是一个象形字。像房上屋瓦相扣的形状,表示瓦片。而瓦作,是中国古代建筑不可或缺的重要构件,它们在屋檐上发挥自己的职能,也体现了中国元素的美

瓦作当中,有一个必须要给大家介绍的构成——瓦当

瓦当,是中国古代建筑中覆盖建筑檐头筒瓦前端的遮挡,瓦当上有很多美丽的纹样,基本是以祥瑞纹样为主,也有动物、卷云和文字纹等。它们也为建筑增彩不少呢!当下雨天雨水沿着瓦当落下,会形成很多条美丽的雨柱,在这个时候,我们建筑物和自然,真正融为了一体。

四、园林漏窗

漏窗,是江南园林建筑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除了采光透气外,它也能把园林装饰得美美的。

园林主要的漏窗形式,有花窗、空窗(洞窗)等,能将内与外的景物巧妙地沟通起来。

古时候的花窗,基本都是用砖、瓦、木搭砌,也有泥塑。在这么一扇小小的窗框内,就能雕砌出花草、树木、鸟兽等代表美好寓意的图案

洞窗的形状朴素,只有大大的窗洞,它把庭院内外的景物相互穿插渗透,像是一个相机的取景框,可以随着四季变换草木的颜色!

在墙的一面透过洞窗望向另一面,或是一株芭蕉,或是一丛修竹,或是一峰山石,在窗框中,都成了一幅幅美妙的图画。

五、砖雕

在中国的江南,古建筑的美无处不在,素净雅致的园林里,青瓦白墙的民居里,到处都蕴含着人民的智慧和审美。

徽州砖雕,作为中国雕刻艺术的典型代表之一,更是将这种“古朴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砖雕以青瓦为基础,工匠艺人在青砖上雕刻出他们想要的图案,于是青砖就变成了形态各异的砖雕,然后被安排到各个地方去装饰建筑。传统民居、祠堂、庙宇、牌坊等建筑实物中,都有砖雕的身影。有了它,原先呆板的墙壁、屋檐等都变得生意盎然了。

六、马头墙

说到马头墙,它可是古建筑物中“防火员”一样的存在呢!它也叫屏风墙、封火墙,在徽州古建筑中很常见。以小青砖为主的砖石垒砌,墙体高度随屋顶高低层层跌落,像一组组楼梯。

在被创造之初,马头墙是为了隔离火种而存在的。古时候人们都用木头造房,大家住得也很近。一旦有一家人着火,很容易就烧到旁边的人家,非常危险。于是,马头墙便被建造出来了。

如今,徽州古建筑中的马头墙不仅成为了靓丽的风景线,它还是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

今天中国古建筑就给大家介绍到这里啦,想了解更多传统文化知识,可以在悟空中文体验纯正的中文课堂,将中文知识寓教于乐,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中文!

退出移动版